close
然後有一天,他們採訪帕洛瑪‧畢卡索(Paloma Picasso)。
她是畢卡索和他的情婦法蘭西斯‧嘉洛(Francoise Gilot)的小孩。
BBC電台做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訪問,帕洛瑪優雅的坐在她的書房,濃密的黑髮梳往後方,非常雍容華貴。她侃侃而談,談她的童年、她的藝術生涯,和她畢卡索之名的負擔及利益。她說的一個故事深深吸引了我。
她是唯一一個畢卡索允許在他作畫時在身邊的小孩子,他們問她為什麼。 她說,她小時候很害羞,她想可能因為她很少講話,又很安靜。她常跑去畢卡索的畫室看他作畫。他看她這麼乖,又從來沒有吵過他,便允許她留在畫室。她也開始畫起來。她那時大概是五歲吧。
截錄自「琴鍵上的教養課」
看到畢卡索的那段話,心裡隱約有股悸動緩緩醞釀。
後期,自己愛上了攝影,但另一方面卻也很害怕幫別人拍照,
也許怕的是自己喜歡的,卻不一定是別人喜歡的,
很害怕聽到「相機變好了,可是拍的也沒比較好。」
每次拍完照,自己挑選了喜歡的照片,卻總成為旁人的疑惑,
「我覺得另外幾張比較好看呀,為什麼妳挑這幾張?」
是自己的喜好真的比較不同嗎?總是默默的這麼想著。
最近看完了Sex and the City:The Movies,對於片中Samantha的一句話印象深刻,
她說:「I Love you, but I love me more.」。
是呀,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,畢竟只有喜歡上自己,才能認同、肯定自己。
不管你說了些什麼,我覺得好,就好!
「我喜歡又黑又胖的人,因為這樣他就不能嫌我黑,也不會說我胖。」
「那樣你們以後生出來的小孩不就更黑更胖。」
「那是他的人生又不是我的人生。」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